劉墉,字崇如,號石庵,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出生於諸城(今高密逄戈莊)的一個名門望族。從劉墉曾祖父劉必顯中進士起,至侄孫劉喜海止,一門出了35名舉人,11位進士,兩個宰相,有禦賜“海岱高門第”之稱。


    劉墉不僅是一代名相,而且是一位著名書法家。《清史稿》載“墉工書,有名於時”。與成親王、翁方綱,鐵保合稱“劉、成、翁、鐵”四大家,被公認為“本朝書法之最”,有“濃墨宰相”之譽。


    劉墉6歲習書,初學董其昌、趙孟頫,繼學二王、鐘繇,字體“珠圓玉潤,如美女簪花”。中年深研顏真卿、蘇軾,“筆力雄健,局勢堂皇。”晚年潛心北朝碑版,古樸深沉,藏巧於拙。書法兼採眾長,獨成一家。其書用墨厚重,枯潤互映,貌豐骨勁,味厚神藏。清代學者徐珂在《清稗類鈔》中評價說:“論者推為一代書家之冠。蓋以其融會歷代諸大家書法而自成一家。所謂金聲玉振,集群聖之大成也。”


    清書法家包世臣在《藝舟雙楫》裏記載了一個故事,劉墉學生戈仙舟,拿著劉墉的一幅字去請教岳父翁方綱。翁方綱看後不屑地說:“去問你的恩師,他的書法,哪一筆是古人的呢?”戈仙舟將此語轉告劉墉,劉墉笑著說:“我自成我書爾。去問你的岳翁,他的書法哪一筆是他自己的呢?”翁方綱無言以對,傳為書壇佳話。


    劉墉書名遠播,時人以求得劉墉墨寶為榮,但劉墉極少以字酬人。劉墉為官清廉,積蓄不多,其妾黃氏善摹劉體,世間流傳凡只署“石庵”及用長腳“石庵”印者,多為代筆之作。大英博物館中唯一展出的一幅書法便是劉墉之作。
    劉墉膝下無子,侄劉環之官至吏部尚書,經奏請嘉慶恩準,將劉墉生前所著詩詞、文章、書法分別搜集整理刻印,有《石庵詩集》、《清愛堂帖》、《劉文清公文集》17卷行世。


單幅尺寸約34.2*133.5公分


“劉羅鍋”的傳說


    歷史上的劉墉是否是羅鍋,史書上並無記載。多數研究者認為劉墉並不是羅鍋,因為清代的取士、選官向來是以“身、言、書、判”作為重要標準的。所謂身,即形體,需要五官端正,儀錶堂堂,否則難立官威。所謂言,即口齒清楚,語言明晰,否則有礙治事。所謂書,是指既能寫一手好文章,又能寫一手好書法。所謂判,即思維敏捷,審判明斷,便於判案。在這四條標準中,“身”居首位,六根不凈之人,是沒有資格參加科考的。劉墉係科甲出身,並且參加過乾隆皇上主持的殿試,必在“身、言、書、判”四方面合格,方可順利過關。因此絕大多數學者推測劉墉絕不會是“羅鍋兒”。


    關於羅鍋的來歷,主要有三種傳說。


    一說,一回劉墉上朝,乾隆見他叩拜的樣子很滑稽,就開玩笑說:“劉愛卿,你往這一跪,不成羅鍋了嗎?”年逾七旬的劉墉本來背就有點駝,他見皇上當眾取笑,就撲通跪下,高呼:“臣謝主隆恩。”乾隆問:“你謝什么?”劉墉回答:“謝萬歲封我羅鍋二字。按大清律例,皇上封大臣一個字,一年多加一萬兩俸銀,今皇上封臣‘羅鍋’二字,每年可多收兩萬兩銀子,豈不該謝主隆恩嗎?”
    乾隆見劉墉討了便宜,便想趁機挖苦一下劉墉,將銀子再賺回來,就說:“朕素聞劉愛卿工詩善對,朕現以‘羅鍋’為題賦詩一首,你若八步之內和上,朕就給你兩萬兩銀子。”
    賜名羅鍋並未冤,
    口在胸膛耳在肩,
    抬頭難得觀日月,
    側身才可見青天。
    臥似心字缺三點,
    立如彎弓少一弦。
    ……


    劉墉不慌不忙,和道:
    駝生脊峰可存糧,
    人長駝背智謀廣。
    背駝皆因讀書多,
    滿腹經綸背後藏.
    文韜武略輔明君,
    背負乾坤保國邦。
    ……
    不過,這兩萬兩白銀,劉墉可沒拿回家,而是全部捐回山東老家救濟了黃河水災,於是“劉羅鍋”的外號便流傳開來。
    還有一種說法。就是劉墉殿試時名列第一,何珅見劉墉彎腰駝背像個羅鍋,就取笑他是殘疾人,不能當狀元。乾隆想試試他的真才實學,就讓他以自身為題作首詩,劉墉當場作詩:
    背駝負乾坤,
    腹內滿經綸。
    一眼辨忠姦,
    單腿跳龍門。
    丹心撫社稷,
    涂腦報皇恩。
    以貌取人者,
    豈是聖賢人?
    結果龍顏大悅,欽點劉墉為狀元。


    在諸城還有另一種說法。劉墉是兩朝元老,又是嘉慶皇帝的老師,因此被嘉慶皇帝尊稱為劉閣老。但諸城方言中“閣”和“鍋”音不分,於是以訛傳訛,閣老變成了“鍋腰”,當地方言叫羅鍋就叫“鍋腰兒”,於是劉墉也就成了禦封“劉鍋腰”,後來京城一帶的說書藝人翻成北京話就成了劉羅鍋。
    當然以上都是傳說。袁枚《隨園詩話》的批註者舒坤曾說“劉有‘劉駝子’之名”,看來也並非全無依據。再加上民間認為羅鍋之人心眼兒多,經說書藝人的演繹,劉羅鍋就成為一個文學形象流傳開來,和歷史人物的劉墉還是有些區別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am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