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亲王名永瑆,字镜全,别号诒晋斋主人,高宗第十一子,谥哲。

   永瑆 自幼专精书法,高宗乾隆爱之,每幸其府第。据《清史稿》记载,永瑆曾闻康熙中内监言,其师少时见董其昌以前三指握管悬腕作书,永 广其说,作拨镫法,推论书旨,深得古人用笔之意,中年后更是博涉诸家,兼擅各体,几十年临池无间。上命其书《裕陵圣德神功碑》,并令自择书迹刻为诒晋斋帖,以手诏为序。刻成,颁赏臣工。

    成亲王习书走的是帖学道路,行、草主要得益于赵孟頫、董其昌,楷书则兼赵孟頫与欧阳询。因此,从本幅诗作来看,既有欧体的峻峭与端谨,又渗入了赵体的娟秀与俊逸,整体风格温文尔雅、循规蹈矩。当然,在鉴赏此幅小楷书作时,我们亦能发现“馆阁体”的痕迹。明清科举取士,考卷的字要求写得大小一律、工稳方正,用笔乌黑光洁。因当时馆阁及翰林院中的官僚均擅写这种字体,朝廷奏章、文书的上下传达也都要求使用此种书体,故名“馆阁体”。通观整幅楷书杂诗四首,用笔圆润、端美,更多地承袭了赵孟頫的书法特点。线条转折处又不失欧阳询方折劲挺的遗规。以此视角审视,也有别于一味追求端正工稳的“馆阁体”。

    成亲王以楷书、行书著称于世,在当时就“名重一时,士大夫得片纸只字,重若珍宝。论者谓国朝自王若霖下,一人而已。”(见清礼亲王昭琏《啸亭杂录》)并且,在中国书法史上他还与翁方纲、刘墉、铁保享有“乾隆四家”之盛名。

單幅尺寸約34.3*133.5公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am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