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松(1818-1860)字叔蓋,號耐青,晚號西郭(郭一作郊)外史,錢塘(今杭州) 與胡震同時 。善鼓琴,工篆、隸,精鐵筆,藏古碑舊拓皆有題跋 。畫筆近江貫道,山水設色蒼古有金石氣,亦善梅竹,嘗手摹汪氏漢銅印叢,趙之琛歡為丁、黃后一人 。晚與楊見山、僧六舟等結社南屏 。卒年五十四

 

 錢松,初名松如,字叔盖,号耐青,又有铁庐,未道士、古泉叟、西郭外史、铁床觉者、云居山民等别号。工书善画,嗜金石文字,尤精篆刻。

 

 他的篆书外不露芒,内不促气,清圆而超妙;隶书则结体中敛,波磔开张,超迈而雍雅。篆刻成就更为突出,其篆刻初学陈豫锤,继而融冶秦汉,曾临摹汉印二千钮,基础坚实。他广闻博见,有多方面艺术修养,因此布篆与众不同,时出新意。

 

 在用刀上最有创造,以切中带披削的新刀法,使线条极富立体感,面目为之一新。赵之琛见其作品惊叹曰:“此丁、黄后一人,前明文、何诸家不及也。”在赵之琛方负盛名之际,钱松能跳出日益僵化,燕尾鹤膝的时流篱藩,独树一帜,是难能可贵的。今年正值钱松诞辰一百八十周年,特撰钱松印艺琐谈数则,以志纪念。

 

  钱松与《汉铜印丛钱松的篆刻得力于汉印,而取法的范本即《汉铜印丛》。此谱为清乾隆十七年(1752),汪启淑藏辑,共十二册,存印一千二百方,亦有六册本,存印七百九十六方。杨岘曾记叔盖逸事云“予诣叔盖,见汪氏‘汉铜印丛’六册,铜黄凌乱。予曰何至是,叔盖叹曰,此我师也,我自初学篆刻即逐印摹仿,年夏一年,不自觉模仿几周矣。”其习艺之勤,功力之深可见一斑。

 

 

尺寸約48*96公分

竇爾墩盜御馬的典故由來

 

 窦尔墩,原名窦开山,乳名二东,清直隶河间府县窦三町人,他上有长兄,排行第二,长得虎背熊腰,故又叫窦二墩。

  

 窦尔墩出身贫苦农民家庭,自幼给地主打活,他行侠仗义,嫉恶如仇,富有正义感,因不满地主老财为富不仁,遂涉足绿林,抗清反暴。当时,献县以北,河间城以南的方圆数十里区域内,就是他与绿林好汉们经常啸取聚义举之所。窦尔墩一生未婚,他获取的钱财,多用于济困扶危,个人坚持过简朴清贫的生活。当地百姓对他有口皆碑,十分敬仰;而那些豪门富户和反动官府对他却闻风丧胆,恨之入骨。

     

 窦尔墩少时曾拜在当地名师韩实门下习武,后又拜明末民族英雄史可法的部将石某为师。他十八般武艺样样皆精,尤擅使大刀。绿林生涯,使其深感长兵器之不便,遂自己设计改制了一种护手双钩,此兵器兼有刀、钩、匕首之功能,破长兵,敌短器,钩刺自如,攻防兼备。窦尔墩挥起双钩,疾如闪电,势如猛虎一般,故后人又称它为虎头双钩。

  

 为了扎下反清抗暴的大本营,他把河间府作为攻取目标,并智取得胜,首战告捷。窦尔墩虎踞河间府,义旗一举,从者如云。兵部尚书彭朋发兵河间,连战失利,因此被弹劾削职。黄三泰为搭救彭朋,派人指镖为凭,向窦尔墩借银。虽说是借,实则是依恃武力,明抢强夺。窦尔墩是血性男儿,哪买他的帐。黄三泰栽了跟斗,恼羞成怒,遂有在李家店比武较量一场恶斗。比武前双方曾商定,不得使用暗器。黄三泰是个久闯江湖的老手,虽有君子协定,但他仍暗器藏身。临阵双方交手数十合,黄渐觉气力不支,遂背弃盟约,用“甩头”击窦。窦尔墩自恃武艺在身,没提防对方会暗器伤人,遂被击中左膀,遭敌暗算。时清兵突至,窦尔墩率众出逃,失弃了河间府。

  

 此后,窦尔墩又在清皇陵马兰峪以北的风水禁地兴隆山,觅得一处三面临水,一面绝壁耸天的险地,扎下了连环套营盘,继续与清廷作对。后来,清太尉梁九公乘御赐金鞍玉辔追风赶月千里驹到围场行猎。窦尔墩探知这一消息后,只身潜入御马厩,用熏香熏倒守卫,用匕首杀门丁,盗走了御马。此举,使绿林义士大受鼓舞,给了清廷又一沉重打击。彭朋因此再次被削职,黄三泰也因受到牵连。窦尔墩终于报了李家店的一箭之仇。

 

 官兵攻环套数年不下,便想出了一个先捉拿窦尔墩的老母,诱其投案的毒计。窦母被捕后,官方贴出告示,称数日之内,窦尔墩若不投案自首,便杀其母。窦尔墩是个孝子,求母心切,误投囹圄而亡,时年34岁。此事记于《献县志》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am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