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油畫家曾浩,受父輩影響,從小酷愛畫畫,并走上了一條不為尋常的求學求藝之路。1998年,曾浩獨自走進了神秘的敦煌,敦煌藝術的恢宏氣勢和博大精深,在他的心靈深處產生了強烈的觸動與震撼。從此,心神感動的曾浩便全身心沉醉在他的敦煌世界里,創作出了敦煌系列《天籟》、《敦煌樂舞》等形神兼備、引起畫壇關注的作品,演繹出了一個又一個情系敦煌的傳奇故事……
 
 70年代初,曾浩出生于自貢市自流井,父親曾培信曾是自貢市藝館的國畫老師。曾浩在父親的引導下,從小喜歡畫畫,并逐漸從喜歡變成了酷愛。


 1992年,曾浩從自貢第29中學美術班畢業后,到自貢市五交化公司辦公室謀了一份美工的差事。他在工作之余把精力全部投入到了畫畫中,也就在那時,曾浩開始接觸油畫,在沒有人指點的情況下,他通過自己摸索,終于在油畫方面有所建樹,他創作的油畫參加過省、市的展覽,還獲過獎。


 1996年,曾浩到四川美院進修油畫, 1998年畢業后,曾浩辭去了原來的工作,自費到甘肅、廈門等地采風。他沿途一邊工作,一邊畫畫,自己創作,自我欣賞,從沒有對外展露過自己。  


 正是在曾浩采風的艱難旅途中,當他首次走進神秘敦煌的時候,立即被這里神奇的一切吸引了。敦煌藝術的恢宏氣勢和博大精深,在曾浩的心靈深處產生了強烈的撞擊、觸動與震撼,以至他以后多次到這個佛教藝術圣地考察、觀摩之時,都以一種“朝拜”的心情全身心投入其中,他立志要把曠世千古的敦煌藝術發揚光大……  


 2000年,從敦煌回到自貢的曾浩,全心全意地投入到了敦煌飛天系列的創作之中。曾浩不拘泥于敦煌現有的藝術造型,他大膽采用西方古典浪漫主義油畫風格,創作了一套具有自我特點表現喜、怒、哀、樂的程式,并用這些程式創造了各種典型性格的飛天神女和獨具特色
的神奇意境。  


 曾浩畫飛天神女,畫菩薩,在表現東方佛教文化的油畫史上是一個創舉,并逐漸引起畫壇的關注。  


 曾浩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敦煌油畫創作中心創作委員,美國沃爾特藝術中心簽約畫家,到目前為止,曾浩的油畫拍賣記錄最高達41萬元。曾浩的油畫作品分別在美國、新加坡和我國臺灣、香港等地辦展,一些油畫作品被國內外的藝術機構、畫廊和收藏家珍藏。


  2002年,曾浩著手塑造敦煌系列,著名的《天籟》只是其中的一幅。早在2000年創作飛天神女的時候,曾浩就創作了七八個單人的飛天。后來,曾浩感到單人飛天不夠氣勢,不能完整地表現自己的風格和特色,就試想著創造群體飛天。他先嘗試創作了一幅名叫《絲路花雨》的七人群體飛天,被臺灣園座藝術中心孫先生收藏,后來他積累《絲路花雨》的創作經驗,將原來創作的《反彈琵琶》飛天作為中心人物,又著手構思創作十人群體飛天,經過長達五
個月的艱辛創作,2002年11月,曾浩終于創作出了后來引發侵權官司的《天籟》……


 2002年11月,曾浩創作的《天籟》與《濕婆舞王》、《伎樂天》等其他幾幅敦煌系列作品,按時參加了上海國際藝術博覽會。參展期間,曾浩創作的敦煌系列油畫吸引了眾多參觀者的目光,并成了一大亮點。《伎樂天》等先后被上海等地一些收藏愛好者收藏。2002年11月17日下午,上海王朝大酒店董事長董榮亭先生來到展出現場,并與曾浩達成了以12萬元收藏《天籟》的協議。后來,董榮亭先生把《天籟》油畫改名為《飛天》,掛在王朝大酒店里,并在油畫下面特制了一個金屬框,署了作者的名字及“2002年上海國際藝術博覽會重金收藏”的中英文字樣。  


 無獨有偶,2005年11月27日晚,隨著拍賣師的最后槌響,歷時兩天的紅太陽2005年秋季拍賣會在北京完滿結束,其中,已故藝術大師陳逸飛的遺作《飛天》以80萬元起價,經過30多輪激烈競價后,以825萬元成交。此畫不但打破了畫家本人成交的最高紀錄,而且還名列2005年秋拍油畫成交前10名的榜首,引起書畫界轟動。  


 此消息以《收獲暢月中的碩果》為題,連同布面油畫《飛天》刊登在《收藏界》2006年第一期上,曾浩竟然不知。后來,還是成都的一位朋友打電話給曾浩,他才找到該期《收藏界》一看,發現雜志上刊載的油畫《飛天》與自己創作的《天籟》驚人地相似,《飛天》( 92cm×183cm),畫中有八個身披彩色薄紗的美女,或反彈琵琶,或手捏芭蕉扇,或含羞掩面……與《天籟》200cm×400cm)相比,除少了兩個若有若無的人物外,兩者構圖造型、人物表情和動作完全一樣,只是《飛天》的色彩在鮮艷度上與《天籟》略有不同。 再細一看,《飛天》右下角寫著“2004中秋佳節,陳逸飛于滬西”的字樣,與自己創作《天籟》的時間晚了整整兩年,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呀?難道正如朋友和有關媒體說的那樣,真是陳逸飛剽竊了自己的作品?


 不過,曾浩轉念一想,陳逸飛先生是著名的藝術大師,憑陳先生的人品和對藝術的執著追求,是決不會做出這樣的事情來的,何況《飛天》的簽名與陳逸飛畫上簽名的慣例不一致,一定是有人假冒陳先生的名謀取不正當利益。那么,始作俑者又會是誰呢?為了給前輩正名,也為了維護陳逸飛和曾浩本人的聲譽,避免藝術品市場的混亂無序,更為了那魂牽夢繞的敦煌情結,曾浩決定拿起法律武器……  


 2006年2月,《民主與法制》雜志社的一位記者為曾浩推薦了一位代理人,即四川恒和信律師事務所主任李正國律師,曾浩委托李正國律師就《飛天》涉嫌侵權一案進行秘密調查取證。李正國律師已向北京紅太陽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和北京市公安局發去了律師函,也與陳逸飛先生的家屬取得了聯系,陳逸飛的弟弟、著名畫家陳逸鳴說:“我哥哥沒有畫過這個類型的作品,尤其不會畫別人已經畫過的內容。”


 不料,有關《飛天》涉嫌侵權的消息及李正國律師的秘密調查取證工作被新聞媒體獲悉后,由于涉及到名人陳逸飛,一時間,全國各大報刊、電視、網站記者紛紛來到自貢,追蹤報道曾浩及其訴訟侵權一案的進展情況,對《飛天》涉嫌侵權的圖文報道漫天飛舞,一時間全國形成了一場“飛天”熱……  
 


 目前,曾浩盡力謝絕各種媒體記者的采訪,也不把《飛天》涉嫌侵權的案子放在心上,而是常常把自己關在釜溪河邊那座獨門獨院的“曾浩敦煌創作室”,繼續沉醉在他的神秘敦煌世界里,潛心創作。《天女散花》、《伎樂天》……一個又一個的飛天神女從他的筆下跳躍出來,再一次舞動與敘說著飛天神話……


 在曾浩的油畫世界里,他不僅與神秘敦煌結下了不解的情緣,而且更以其出神入化的飛天神女牽動著一個又一個的有識之士。幸運之星不斷地降臨到曾浩的頭上,讓他欣喜,讓他感動。



尺寸約92.3*62.5公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am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