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楚雄,1950年生於廣東汕頭市,現為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系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廣東美術家協會理事、廣東中國畫藝委會委員。方楚雄自小隨王蘭若先生學畫,1978年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並留校任教。他先後在澳大利亞、新西蘭、新加坡、英國、美國等國及香港、台灣、上海、南京、濟南、廣州、汕頭等地舉辦個人畫展。作品入選第六屆、第七屆、第八屆、第九屆、第十屆、第十一屆全國美展。有作品被北京人民大會堂、全國政協、天安門、中南海、國務院、釣魚台國賓館收藏。 1997年被中國文聯、中國美術家協會評為“'97中國畫壇百傑”,2004年榮獲“黃賓虹獎”及廣東省南粵優秀教師獎。



圖心:67x44cm
註: 今年是兔年,開春之際先以這張葵花兔向大家拜年。 


  天地生靈方楚雄的藝術世界


 在當代花鳥畫界,方楚雄的繪畫面貌是別具一格的,他作品中淡淡溢出溫情而質樸的氣息,訴說着畫家對自然生命最細膩的感受和最真摯的情懷。畫面中平和生動的動物形象,優美寧靜的田園詩意,彷彿能使人忘卻現實的喧囂,走入一片與世無爭的世外桃源。


    生長於粵東地區的方楚雄,很早就顯


    示出他的繪畫天資,小學時代跟隨早年畢業於上海美專的粵東名家王蘭若、劉昌潮習畫,并在這一時期已有作品被國家選送到匈牙利、德國、香港等地參與展覽,在當地被譽為「小神童」。早年紮實的傳統筆墨訓練,使方楚雄日后的花鳥畫藝術無論在技法層面上還是作品氣質上,都蘊含着剪不斷的傳統韻味。一九七二年,方楚雄的作品《牧鴨》被國家選送參加加拿大國際博覽會,主題來自粵東水鄉生活的感受,畫法兼取傳統的「沒骨」和「雙勾設色」畫法,構圖卻采用焦點俯視,近景的紫藤和群鴨描繪,體現出他嫻熟的海派筆法。嚴格來說,這不能算一幅典型的花鳥畫--在花鳥畫中,已經融入了人物、山水、風景畫的構圖和技巧。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正是這幅畫,彰顯了古老的中國畫藝術异乎尋常的頑強生命力;也正是這幅畫,改變了方楚雄的命運,同時,預示着他今后努力的方向--他在花鳥畫實踐中,已超出了傳統花鳥畫的折枝範式,在整體氛圍的營造和具體細節的刻劃方面,已綜合了西畫的時空概念和傳統寫意畫的線條風格與筆墨氣韻!


    醉心花鳥世界


    一九七五年,方楚雄進入廣東人民藝術學院(后更名為「廣州美術學院」)繪畫系學習,老師中既有嶺南派畫家黎雄才,也有水彩畫家王肇民以及新中國畫人物畫的重要畫家楊之光等。素描和色彩訓練、臨摹中國古代名畫(其中包括大量的宋代院體工筆花鳥畫的仿真印刷品)和野外寫生,是方楚雄這一時期的主要學習過程。這種現代中國學院式的訓練,有效地提升了方楚雄的寫實造型能力,同時,使他獲得了比在粵東時期更廣闊的藝術視野。他的寫實能力,得到老師的充分肯定,有的老師甚至鼓勵他往人物畫發展--因為這畢竟是社會主義中國繪畫藝術的主流發展方向,但方楚雄似乎沒有這種雄心抱負,他更樂於選擇他在少年時代早已為之神往的「齊白石爺爺」的花鳥世界。當然,沒有在廣州美術學院的這種訓練包括畢業以后長期在這所學校擔任教師的經歷,方楚雄在藝術世界旅行的人生境界,肯定是另外一種風光。


    雅俗共賞


    方楚雄曾表示,他的繪畫實踐大概可以分為三個階段--七十年代、八十至九十年代和最近的十年。這至少說明對他個人來說,他對自己的階段性努力的方向感始終是清晰的。但作為讀者,不一定這樣看,我們認為,至少從廣州美術學院畢業以后,方楚雄努力的傾向,始終朝同一個方向不斷推進,那就是將傳統的筆墨修養與西畫的寫實主義理念融為一體,以真實地再現他感興趣的花鳥(當然包括動物)世界的美。從這一角度,說他是一個具有唯美主義趣味的當代花鳥畫家,我們想,不會貶低他的努力的價值;而事實上,在這一領域,能夠像方楚雄這樣以自己切實的繪畫工作而非畫外的「炒作」功夫獲得所謂「雅俗共賞」的畫家,在當代中國的畫家隊伍中,能夠與方楚雄相提并論者,屈指可數。


    藝術領域中的烏托邦


    方楚雄愛小動物,也不排除描繪鷹鷲獅虎,包括檐前屋后的閑花野草;在藤蔓纏綿、古木參天的原始森林中,他同樣能夠找到豐滿的感覺--那就是旺盛的生命活力和生物世界賴以延續不斷的愛。因此,所謂「兼工帶寫」只不過是我們描述方楚雄的繪畫時使用的語言外殼,在這一結構中,嚮往自然與人和諧的關系,才是真實的內在精神空間。在現代工業文明的過度發展已經危及我們賴以生存的立足點的時候,方楚雄的繪畫世界差不多變成了一個遙不可及或者更富於「預見性」地說--無人叩問的烏托邦神話。這可能也正是方楚雄的藝術世界特別令人值得回味的理由之所在。上世紀的「神童」,早已成長為「神父」并且榮登了「教宗」的寶座。這不是神話,而是發生在方楚雄身上的真實故事--他的藝術崇拜者、模仿者、傳道者絡繹不絕於路,這是當代中國畫壇的奇迹,也是中國畫藝術的驕傲!想進一步認識方楚雄的藝術世界,可由即日起到廣東美術館欣賞「天地·生靈--方楚雄的世界」展覽,展品為方氏自上世紀八十年代至今創作的約七十件作品,是其作品的一次較完整的呈現。展覽通過不同階段作品的展現,對方楚雄的藝術風格概括出一個清晰的脈絡,同時也使觀眾對其藝術風貌有更加全面深刻的認識。(轉載自香港商報:李偉銘、肖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am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