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彰:又名彰(1909--1954),字少梅,号升湖,以字行。湖南衡山人。性情聪敏,16岁拜著名画家金城(金北楼)为师,学习极刻苦,经常借来名作彻夜摹写。主工北派山水,由宋代著名画家郭熙 马远 夏圭入手。后又从明代诸位大师戴进 吴伟 周臣 唐寅等吸取营养,自成一种法度,精严却又不失活泼潇洒的特色。

 1931年,他的作品获比利时国际艺术博览会银奖,年仅22岁。1931年后居天津,主持湖社天津分会,课徒 创作,精力弥盛,声誉日高。少梅先生绘画造诣特深,仕女 人物具精,作品秀逸有致。建国后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天津分会副主席。1953年,应著名画家钱杏村 叶浅予之邀到北京工作,翌年因脑溢血病逝,年仅45岁。


尺寸約34.7*35公分

在艺术上他转益多师,博采众长,从明人唐寅、仇英得其秀逸清俊之气,从浙派戴进、吴伟得其磅礴生动之致,从元代倪云林得其幽淡恬静之趣;再溯源而上,直追宋代郭熙雄健明洁之妙,马远、夏圭遒劲苍润之势。故其作品功力沉雄博大,足与古贤抗衡,并形成了自己寓秀雅于阳刚的清劲画风,成为晚明以来弘扬"北宋"绘画最杰出的画家,有"唐寅以后第一?quot;的美誉。"笔墨当随时代",少梅先生对此十分考究。他即注重师承古人的遗法,又能自出机抒,无论工细泼墨,笔调的节奏旋律,宣晕的枯润浓淡,境界的虚实隐显,皆曲尽其致;无论巨幅小品,皆法度谨严,形神兼备,"创新意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显现出他不平凡的才华和对真、善、美的追求,这些绝非一般"北宗正法"所能企及。线是国画的生命,陈少梅的作品可谓集国画用线之大成,比如他画人物,仕女用清劲的线条,劳动者用古拙的线条,神佛用飘逸的线条;其功力和神韵,一般人很难达到。再如他画松,总是根据地势、土质、季节、环境不同而采用不同的画法,几十幅画中松树,即使松针也很少两幅画相雷同;这令人不能不惊叹他参悟自然和驾驭线条的非凡才能。50年代,陈少梅在艺术上已经达到隐言忘机的境界,笔墨运斤成风,气韵生动,而无刻意追求的痕迹,但出于对新生活的爱恋,他又开始在崭新而寥廓的艺术领域进行探索。从他反映农村生活的《江南春》《浴牛图》,描写胜迹的《小孤山》《颐和园》能推陈出新的力作,以及洋溢着时代气息的大量的写生作品,我们可以窥见他从生活到技法的变革和不同凡响的才华。就在少梅先生以45岁盛年向新的艺术高峰奋力攀登时,1954年秋,天公骤然夺去了他的画笔,在中国现代绘画史上留下了千秋憾事。但是少梅先生根植于传统沃土而又具有鲜明个性的艺术,永远不会泯灭,并留给后人以永久的启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am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