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我把春水叫寒,看我把綠葉催黃,誰道秋下一心愁,煙波林野意幽幽。花落紅花落紅,紅了楓紅了楓,展翅任翔雙羽燕,我這薄衣過得殘冬….。」還記得這首七0年代膾炙人口的校園民歌「秋蟬」嗎?很多人會唱卻都不知道,這首歌詞曲的創作者,正是金門人李子恆,當年他才廿二歲。
說李子恆是金門最傑出的音樂才子,一點也不為過。他不是科班出身,三十多年來,創作了四百多首歌曲,撫慰了無數的樂迷、粉絲的心。最近一年他獨力進行田野調查,獨資製作《落番TheQuest》歌謠創作專輯,希望能以「原鄉音樂」傳遞金門人的土地情感與文化鄉愁。專輯推出後,獲得好評如注,在大陸更一舉推進中國年度十大金曲排行榜第二名。
「秋蟬是一首鄉愁,但我在寫的當時並沒有感覺。」李子恆說,民國六十七年他在台南空軍基地服役時,閒來無事,把他在楊梅高中就讀對學校的印象,寫成了「秋蟬」這首歌,翌年寄去參加金韻獎第三屆比賽,沒想到這首歌被歌手徐曉菁、楊芳儀兩人唱得爆紅,這是他的第一首歌,他也就此走上詞曲創作的不歸路。
明明是金門人,怎地跑去就讀楊梅高中?老家在古寧頭,因砲火從小他就搬到瓊林去住,李子恆說,金沙國中畢業後,他就一個人離鄉跑到桃園縣楊梅來唸高中,因為想家想得瘋了,唸了一學期又轉回金門高中寄讀一學期,後來還是回到楊梅高中唸完高中三年。
「楊梅高中離楊梅鎮有 四公里 遠,當時學校裡有四位金門人都住校,學校裡有一個湖(夢湖)和一望無際的相思樹、木麻黃,夏天一到都是蟬叫聲,像極了金門的老家的景像,我在寫歌時是在描述那個情景,一直到多年之後,才愰然大悟,那就是思鄉之情。」
高中畢業,沒考上大學,他就去當兵,六十九年軍中退伍,當年二月專輯發行,「我很興奮在台南大街小巷到處搜刮,唱片行老闆還以為遇到瘋子,其實我是買來送人。」李子恆說。
由於高中唸了四年,服完兵役後,李子恆考上國立藝專美科夜間部,開始半工半讀,「打工從事設計工作,但那並不是我的志趣,所以後來就辭了,一直到有家唱片公司找上我,那年我二十五、六歲,製作的第一張專輯是蔡幸娟的《夏之旅》,蔡幸娟那年十五歲,還只是個國中生。」
「做了兩張專輯後,導演林福地正在籌拍《星星知我心》要找蔡幸娟唱主題曲,《星星知我心》也讓我獲得一九八三年時報周刊金製作獎。」
「那時我爸還譏笑說,作音樂會餓死,但固執的我認為這就是我的志趣。」他在第一家唱片公司做到畢業,再轉到光美唱片。
七十八年他從新格轉到吳楚楚的飛碟唱片,製作的第一張專輯是姜育恆的,「公司那時正在栽培小虎隊,專輯也一併交給我,包括吳奇隆、蘇有朋等人,平均年齡十六歲,那年我三十歲,內心有些抗拒,公司交付的又不得不接,所以我左手製作姜育恆,右手製作小虎隊,一下子成熟穩重,一下子變青春,內心掙扎真是水深火熱,好加在小虎隊第一張專輯《紅蜻蜓》爆紅,我也稍感安慰。」
「合作過的歌手大部份來說印象都很深刻,比較有接觸的還是蔡幸娟,她是我第一個合作的藝人,也是我初期進入唱片界的開始,在後期的接觸的是姜育恆和小虎隊,因那時在錄音室相處的時間比較多。」到今天乖乖虎蘇有朋還是最懷念 李子恆 老師的教導之功。
「我除了做流行音樂外,我還會做些比較冷門的東西,往往那些較冷門的東西也是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比如說做一些非流行的東西,往往也不能和流行音樂做比較,我一直認為做唱片是過了一段時間後,你再拿出來聆聽時還是會很有感覺,這樣的專輯我都會很珍惜。」
在高峰期李子恆一個月要創作四首歌,「很辛苦,有時會文思枯竭,而且歌會不會紅因素很多,像《情難枕》若不是林慧萍唱,也可能不會紅,印象最深的是,那時蘇芮歌唱事業已在走下坡,被李壽全簽下交給我製作,我想給她不同的元素,但寫來寫去都不合意,有一天在字紙簍裡看到「牽手」這兩個字,內心激盪不已,牽手是台灣人用來描述夫妻之間的感情,我就決定用它當歌名。」
「牽手是十年前慈濟大愛台《牽手人生》的主題曲,卻沒有獲得大家的重視,沒想到三年後在大陸紅得不得了,後來又成了電視八點檔連續劇「娘家」片尾曲,才讓台灣民眾重新接納它,所以我常想,有些歌需要時間的沈澱,才會發光發熱。」
近年來,李子恆慢慢轉折到宗教音樂,以及投注到原鄉文化,民國八十八年,李子恆應金門縣政府邀請,為金門文化節「烽火歲月番薯情」活動主題曲「番薯情」作詞作曲,「番薯情」不但在金門傳唱、地位有如縣歌,更隨著金門縣合唱團「落番」到南洋表演,歌詞中「阮是吃番薯大漢的金門子、黃種白仁心赤赤,咱是靠蕃薯生活來疼生命、著愛一代一代傳過一代聽。」,引起海外金門鄉僑熱烈的迴響,認為唱出金門遊子的心聲。
從「番薯情」開始,李子恆的原鄉意識逐漸濃烈,透過時間淬鍊才形成「月光海峽─50鄉愁」的構想和實現,這是他首度嚐試以金門原鄉為題材的音樂專輯。
「月光海峽─ 50鄉愁」專輯,收錄李子恆十首作品,其中,僅「番薯情」、「燈」兩首為舊作,新作則有描述閩南建築的「燕尾」、「風獅爺」,關注太武山的「山的沉思」,與高粱酒有關的「白龍吟」、和懷念老家的「金沙溪」等,均是以金門為創作內容,表達出對戰爭、文化的省思。
其中,李子恆的表哥、作家黃克全共襄盛舉,專輯中「燈」、「金沙溪」歌詞為黃克全作品。李子恆說,「金沙溪」是與表哥童年的記憶,也是對鄉愁、鄉情的紀錄。黃克全的新婚妻子王學敏現在經常在金門人聚會的場合,和表弟李子恆合唱這些作品,獲得如雷掌聲。
李子恆曾獲得兩屆金曲獎,和他合作過的知名歌手無數,包括:劉德華、江蕙、王力宏、蔡幸娟、姜育恆、小虎隊、王傑、林慧萍、蘇芮、蘇慧倫、周華健、南方二重唱、費玉清、李碧華等,迄今累積唱片製作七十餘張,詞曲發表四百餘首,在大陸的知名度甚至比台灣高。
走過烽火歲月及台灣流行音樂,李子恆在人生過半的五十五歲,將創作焦點回歸原鄉,他決定以音樂表達出對故鄉金門不變的愛。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