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冑(1925~1997)當代著名畫家。原姓梁,名淦堂,字映齋,河北蠡縣人,他因少年時得過一面體育比賽的錦旗,上面寫著「炎黃之冑」,在弄清楚字義後,便取其中「黃冑」二字為筆名,後來一直延用了下來,有時也署「梁黃冑」。早年師從趙望雲,初涉山水、版畫人物。歷任西北軍戰士讀物出版社編輯,西北師范學院美術系講師,解放軍總政治部創作員,輕工部專業畫家,中國畫研究院副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炎黃藝術館館長。


 黃冑的人物畫有獨到的造型,以大寫意的水墨筆法表現人物,栩栩如生。對於中國畫的探索,走著一條獨特的道路。其扎實、勤奮的速寫功力令其人物、走獸繪畫極富生氣,淺描高度提煉。畫驢馳名中外,堪稱一絕。




尺寸約49.6*30公分


 黃冑(1925-1997),原姓梁,名淦堂,字映齊。河北省蠡縣人。自幼喜愛繪畫,少年時改名黃冑,取意於『炎黃之冑』。少年時因生活艱難而輟學。1940年起從趙望雲學畫,1945年隨趙望雲赴西北寫生。徒步八百裡秦川,畫了大量速寫。1948年參加解放軍,任美術編輯及記者等。

  新中國成立後,歷任西北師范學院講師、北京軍區政治部創作部創作員、軍事博物館創作員、中國畫研究院副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全國政協委員等職,晚年創辦炎黃藝術館並任館長。

  黃冑擅長中國人物畫和動物畫,尤以畫新疆人物和驢著稱。人物畫善於運用速寫的表現手法來抓住人物特征,線條流暢有力,風格奔放,生活氣息濃郁。動物畫除驢外,他還常畫牛、馬、駱駝、狗、雞、貓等,造型准確生動。

  1952年《苹果花開的時候》獲全國美展一等獎。1957年《洪荒風雪》獲第6屆世界青年聯歡節國際藝術展覽會金獎。1959年《載歌行》、《趙集》、《豐樂圖》等代表作品問世,『文化大革命』中黃冑趕驢三年,與毛驢相依為命,他的筆下的毛驢可與齊白石筆下的蝦相媲美。1978至1985年,又是黃冑創作的另一個高峰期,《歡騰的草原》、《牧馬圖》等被懸掛在人民大會堂、中南海、釣魚臺國賓館等重要場地。出版有《黃冑作品選集》、《黃冑速寫集》、《百驢圖》等 。

  為了精透傳統筆墨技藝,黃冑在50年代末到70年代末,兩次大量臨摹古代精品。他主張『必攻不守』,以速寫起家,在生活中積累了成千上萬的速寫。他認為國畫家在生活中直接用毛筆搜集素材,纔能與國畫的筆墨功夫結合得好。黃冑以大批新意境、新技藝,展示出筆墨流暢、氣度澎湃的佳作,給中國畫壇開一代新典范。社會影響頗大,是一位中外盛譽的藝術家。

  黃冑一生創作勤奮,慷慨大度,流傳作品廣泛。各大博物館、美術館、以及許多收藏家愛好者有他的作品。北京榮寶齋早年就經營黃冑的作品,其6尺人物畫一般價位在60元左右。到80年代,黃冑的作品開始大幅攀昇,如1987年,他的《扇舞圖》和《雜畫冊》在香港分別以2.1萬元和3.74萬元港幣成交。90年代後,黃冑的作品頻頻在各拍賣會上出現。如1995年,他的《日夜想念毛主席》在北京翰海拍賣會上以15.4萬人民幣成交。1997年在鼎豐拍賣會上,他的大幅精品《廣闊天地》以99萬元人民幣落槌,創下黃冑作品的市場最高價。 黃冑作品特點鮮明,藝術水平高,有群眾基礎,數量多,後市有昇值的可能。(中國名畫家網撰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am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