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大澂(1835年-1902年),字止敬,又字清卿,号恒轩,吳縣(今江蘇蘇州)人。清代學者、金石學家、書畫家。

 同治七年(1868年)進士,歷任編修、河北道、太仆寺卿、左副都御史。光绪十一年(1885年),诏赴吉林,会同副都统伊克唐阿与俄国使臣重勘珲春黑顶子地边界,援咸丰十一年旧界图,立碑五座,建铜柱,自篆铭曰:“疆域有表国有维,此柱可立不可移。”收回侵界,“而船之出入图们江者亦卒以通航无阻。”光緒十二年(1886年)擢廣東巡撫。光緒十四年署河南山東河道總督,修黃河水患,用水泥砌築磚石壩,加固“鄭州十堡”工程。光緒十五年(1889年)請用新法測繪黃河圖,光緒帝命名《禦覽三省黃河全圖》。光緒十八年(1892年)授湖南巡撫。光緒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中,自请率领湘军出关应战,戰敗于海城,罷歸。

 吴善畫山水、花卉,尤精於篆書,少從陳碩甫學篆,書法酷似李陽冰,後受楊沂孫啟發,結合小篆與金文,自成一家。作品有《恪齋集古錄》、《古字說》、《權衡度量考》、《恆軒所見所藏吉金錄》等。汪鸣銮的表兄弟,吴湖帆的祖父。

 

尺寸約53.2*25公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am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