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澤,字善,一作善子,1882年生,1940年逝世,四川内江人。张善子是现代名画家,张大千的二哥,画虎大师,号虎痴。四川内江人,少年从母学画,曾拜李瑞清门下。

 与大千一道东渡日本,回国曾任上海美专教授。与张大千同寓上海,领袖风雅,有“二雅”之目。精鉴赏,富收藏。并与黄宾虹、马企周等八人组织烂漫社。游历名山大川,攀登五岳,三游黄山。抗日战争后,游美,举行画展,组织募捐。返国卒于重庆,年仅59岁。张善子善山水、花卉、走兽、尤精画虎。豢虎以供写生,写虎各种形态。作品精妙沉雄,尤著神韵。并画 有《金陵十二钗图》,各摘《西厢记》询句题之。如“临去波那一转”,“怎不回过脸来”,“终日价情思睡昏昏”等以寓美人猛虎之意。

 张善子自幼好学,性情刚毅,童年从祖母习画,稍长游侠仗义,广交友人。1925年他身在仕途,因先祖父怀忠在松江逝世,乃辞去一切职务,到上海奔丧,并与弟大千磋商弃政专攻书画,以笔墨为生。大千先叔生性好动,聪明颖慧,读书习画,审视景点过目不忘,闻兄长决心不做官,欣喜之极,便共议画室名称。先伯父善子一向崇敬由亭长起事,后统一天下的刘邦,尤对其《大风歌》之“大风”二字感兴趣;而先叔大千素来敬仰清初大画家张大风诗词歌赋造诣良深,山水、人物、花鸟、肖像、金石诸艺无所不精,这一见解亦包括了“大风”二字在其中(先叔大千所画高士形象,大都出自张大风)。两兄弟为此不谋而巧合。是时先伯父丽诚,先父文修也因祖父逝世在沪,一致同意采取“大风堂”三字为张氏弟兄画室名称。当时张氏住宅是上海法租界西门路169号。自那时起始,先伯叔父不论其旅次天涯海角,创作书画大多题款有“写于大风堂”字样,或盖有大风堂印章。至于先叔父张大千具体何时起用大风堂题署,不详,但据资料显示,1925年春他在《题山水图》诗中便具款有“大千居士爰大风堂下。”


尺寸約46*96公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am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