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作人,1908年11月3日生,1997年逝世,安徽省涇縣人。1927年考入上海藝術大學美術系,翌年轉學南國藝術學院美術系,師從徐悲鴻,並參加田漢組織的南國社。后隨徐悲鴻到南京中央大學藝術系繼續學畫。1930年 赴法國留學,考入巴黎高等美術學校西蒙教授工作室。后轉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美術學院,進院長白思天畫室學習,曾獲學院金質獎章和桂冠生榮譽。1935年回國,任教於中央大學藝術系。抗日戰爭期間曾組織戰地寫生團到抗戰前線寫生。1934年至1935年間,又赴康藏高原旅行寫生,作有《藏女負水》等。四十年代開始中國畫的藝術實踐。1942年為中國美術學院研究員。


 他20歲進入上海藝術大學美術系學習,初露才華,為徐悲鴻賞識。翌年,入上海南國藝術學院藝術系師從徐悲鴻先生,加入南國社,參加田漢領導的戲劇革新運動;秋,就學於南京中央大學藝術系徐悲鴻工作室,22歲,在南國月刊發表第一幅作品《和平神下的戰艦》,被推舉為南國畫會美術部長,因參加進步的南國革新運動被中央大學開除,23歲,初到達巴黎,9月考入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校西蒙教授油畫工作室;因學費昂貴、學業艱難,10月考入比利時布魯塞爾王家美術學院巴思天教授畫室高班。11月獲庚款助學金。,24歲,在比利時王家美術學院暑期全院油畫大會考中得第一名,獲金質獎章和桂冠生榮譽,享有個人工作室和一切作畫物質,費用公付的待遇。28歲,應徐悲鴻函約回國,9月赴南京中央大學藝術系任講師。


尺寸約51.5*62.3公分


 1946年任國立北平藝專教授兼教務主任,並當選北平美術作家協會理事長。1947年,先后在英國、法國、瑞士舉辦畫展。1950年任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兼教務長,1955年任副院長,1958年出任院長,1979年任名譽院長。曾當選中國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副主席。1979年當選中國文聯副主席,1985年當選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曾連續當選第一至第六屆全國人大代表。曾榮獲比利時王國王冠級榮譽勛章。擅長油畫、中國畫。其油畫《齊白石 像》、《三門峽》,中國畫《牧駝圖》等均為中國美術館收藏。發表有《印度繪畫》、《談風景畫》、《對油畫的幾點芻見》等文。出版有《吳作人畫集》、《吳作人畫輯》、《吳作人速寫集》、《吳作人文選》等。曾於1986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大型個人作品展覽。多次出國訪問,舉辦畫展,致力於中外文化交流。


 吳作人在60餘年藝術生涯中深深紮根於中華優秀的文化傳統的沃土中。他稟賦深厚,學貫中西,刻意探求,大膽創新。他以「法由我變,藝為人生」的藝術觀,循著「師造化,奪天工」的創作道路,繼承和發展傳統,為「中國水墨畫」的開拓了新的風貌,從理論和實踐上都作出了重大的貢獻,是我國當代美術史上承前啟後的一代傑出的美術家和美術教育家。他的作品無數次地參加國內外各種展覽,其作品為海內外收藏家、博物館所搜求。多次應邀赴世界各地講學、舉辦個展或聯展、參觀訪問、文化交流等活動。1984年法國政府文化部授予他「藝術與文學最高勳章」,1986年比利時國王授予他「王冠級榮譽勳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am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