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寒汀(1904一1963)又名庚元、石溪、上渔、寒艇。教授。江苏常熟虞山镇人。16岁从同里陶松溪习花鸟画,曾任教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28岁开始卖画为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上海中国画院画师。因纵观宋、元名迹,悟其谨严,放纵之情,对双钩填彩,没骨写生,均所擅长,尤其描绘各种禽鸟。家中亦养许多鸟兽,供写生之用。风格近清代华岩一路,笔墨老到,色彩明丽,形象生动,构图稳健,对虚谷、任颐的画风深有研究,偶尔仿制,几可乱真,有"江虚谷"之称。传世作品有《杜鹊鹦鹉》、《白鹰》,有20余丈长卷《百鸟图》。1960年应周恩来总理邀请为人民大会堂绘制巨幅《红梅图》等。1983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江寒汀百鸟图》。1992年古吴轩出版社出版《当代名画家江寒汀》、北京荣宝斋出版《花鸟画名家江寒洒画册》,1995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江寒汀百卉册》。江寒汀于1963年2月6日在上海逝世,终年60岁。


 尺寸約62*120公分


江寒汀(1903-1963)是海上著名花鸟画家、艺术教育家,与唐云、张大壮、陆抑非并称“海上四大花旦”。名上渔,字寒汀,画室称获舫,江苏常熟人。自幼喜爱绘画,十六岁从同里陶松溪习画花鸟,曾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常熟开智高等学校,以后任教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解放后,为上海中国画院首批画师。江寒汀的弟子众多,且多有成绩,可谓桃李满天下。江寒汀擅长花鸟画,尤以描绘各类禽鸟著称于世。他的绘画内师传统,外师造化,广泛地从传统中吸取养料。他曾认真研究历代花鸟画家的技法,上溯宋元诸家,下至明清的陈白阳、徐渭、恽南田、金冬心、八大山人、新罗山人,对双钩填彩、没骨写生,均所擅长。尤对任伯年、虚谷画艺潜心揣摩,系统研究,以致他临摹任伯年、虚谷的作品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在画坛上有“江虚谷”的美誉。



  江寒汀28岁就以卖画为生,其作品很早就在市场上出售。由于画鸟堪称一绝,销路不错。九十年代国内艺术拍卖兴起后,江寒汀的作品开始进入拍卖行,但价格不高。1993年,朵云轩首届拍卖会曾推出江寒汀的精心之作《芭蕉雪羽图》,画上两只洁白的鹦鹉格外生动,惹人喜爱。该幅作品最后只以2.2万元成交。1994年朵云轩又推出了江寒汀的《鹰逐图》,从0.9万元起拍,最后以3万元成交。近两年,江寒汀的作品屡屡在各大拍卖行亮相,精品价格大幅攀升。1997年江寒汀的《一害》在中国嘉德拍卖会上以9.9万元成交;1998年他的《竹雀图》又在中国嘉德拍卖会上以7.92万元成交。从江寒汀作品的市场总体表现看,目前价格明显偏低,后市极具潜力。这次青莲阁推出的江寒汀100开册《百花百鸟图册》(尺寸各27×34cm),采用工写结合手法,描绘各类花卉和益鸟。他笔下的花,百花齐放、争奇斗艳;他笔下的鸟,千姿百态、生动可爱。该图册估价20万至30万元,曾于1995年被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并有白蕉、谢稚柳、陆俨少、唐云题跋,李咏森作序,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珍品,相信会吸引各路买家的竞拍。如果该件拍品在估价范围内成交,那么,将创下江氏作品的最高价。


 为了画好各类禽鸟,他经常去鸟市看鸟、买鸟,家中还喂养了多种灵禽异鸟,泼彩之余,观其态,听其鸣。经过数十年的朝夕细观默察,对禽鸟飞、鸣、食、宿的千姿百态了如指掌,故他笔下的百鸟形态各异、动静自如、生动形象,张大壮曾赞誉:“寒汀笔下鸟,天下到处飞”。江寒汀本应在绘画上取得更大的成就,可惜在1963年因病去逝,年仅60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am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