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師曾(1876~1923), 中國近、現代杰出的中國畫家。又名衡恪,號朽道人、槐堂,晚年得安陽出土唐志石顏其齋,又稱安陽石室、唐不箷,因敬慕吳昌碩又稱染倉室。原籍江西省修水縣人,1876年3月2日生於湖南省鳳凰縣,1923年9月12日卒於江蘇省南京市。




尺寸約35.2*34.8公分


 陳師曾的繪畫成就很高,在當時北京畫名極盛。他主張感情移入和畫外功夫。他作畫講創造、重生動、求意趣、師造化,他的許多寫生小品,尤其是庭院園林小景,意趣盎然,都是從生活中寫生得來。在當時臨摹成風的畫壇中,能獨樹一幟。他的山水畫既重視傳統技法,又學而能變,他的花鳥畫,近學吳昌碩,遠紹徐渭、陳淳、揚州八怪,長於大寫意筆法,渾厚綺麗,能自成簡遠雄秀一派。他的人物畫,帶有速寫和漫畫的情趣,《北京風俗畫》、《讀畫圖》等,都是從現實生活中來,能突破陳習,揭露舊社會勞動大眾的苦難生活,意境新,耐人尋味,有創新精神。

    他的篆刻取法於吳昌碩,使刀如筆,渾古朴茂﹔小印瀟洒秀勁,大印氣勢磅礡。由於陳師曾的國學基礎深厚淵博,所以他能融書畫篆刻於一爐。陳師曾極重藝術教育,他的學生盈門,王雪濤、王子雲、李苦禪、劉開渠、俞劍華、蘇吉亨、高希舜、江南□等均為授課門生。他的著作還有《陳師曾先生遺墨集》(10集)、《陳師曾先生遺詩》(上下卷)、《染倉室印集》、《染倉室印存》、《中國繪畫史》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am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