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右任(1879年4月11日-1964年11月10日),陝西三原人,祖籍涇陽。原名伯循,字誘人,爾後以「誘人」諧音「右任」為名;別署「騷心」、「髯翁」,晚年自號「太平老人」。于右任早年系同盟會成員,長年在國民政府擔任高級官員,同時也是中國近代書法家。

于右任精書法,尤擅草書,首創「標準草書」,被譽為「當代草聖」、「近代書聖」。于右任1932年在上海創辦標準草書社,以易識、易寫、準確、美麗為原則,整理、研究與推廣草書,整理成系統的草書代表符號,集字編成《標準草書千字文》(1936年由上海文正楷印書局初版),影響深遠,至今仍在重印。著作《右任詩存》、《右任文存》、《右任墨存》、《標準草書》等。

于右任臨終詩「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陸;大陸不可見兮,只有痛哭。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故鄉;故鄉不可見兮,永不能忘。天蒼蒼,海茫茫,山之上,有國殤。」廣為流傳。


尺寸約92*48公分

舊版的千家詩題為《蘇軾.西湖》,而誠齋集為《楊萬里.曉出淨慈寺送李子方》。
再者蘇東坡全集有關西湖的詩,內容和曉出淨慈寺送李子方不同。
新版千家詩都改成楊萬里,剩下少數幾版仍是用蘇軾的名,但是內容卻用楊萬里。

不過,作者應該是楊萬里才對:
理由:

一. 林子方是南宋人, 曾任直閣秘書, 蘇東坡死於北宋, 未及見靖康之恥, 又如何會送林子方, 除非這林子方另有其人.

二. 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南宋朝廷設於杭州,當時作者楊萬里在朝廷任秘書少監,因此對杭州的名勝西湖相當熟悉。 蘇東坡早有"水光瀲灧晴方好"那一首詩詠西湖, 而該詩比這一首更勝一籌, 實無需畫蛇添足.

三. 宋朝編的千家詩, 曾說此詩是蘇軾作, 可是山西古藉於2003年重編時已表明這是誤傳, 亦把此詩該屬楊萬里, 並註明。縱觀以上, 應是楊萬里所作. 
 

《楊萬里.曉出淨慈寺送李子方之一》
出得西湖月尚殘,荷花蕩裏柳行間。
紅香世界清涼國,行了南山卻北山。

《之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am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