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1892~1978) 現、當代詩人、劇作家、歷史學家、古文字學家。原名開貞,筆名郭鼎堂、麥克昂等。四川樂山人。


 在中小學期間,廣泛閱讀 了中外文學作品,參加反帝愛國運動。1914年初到日本學醫,接觸到泰戈爾、海涅、歌德、斯賓諾莎等人的著作,傾向于泛神論思 想。由于五四運動的沖擊,郭沫若懷著改造社會和振興民族的熱情,從事文學活動,于1919年開始發表新詩和小說。1920年出版了 與田漢、宗白華
通信合集《三葉集》。1921年出版的詩集《女神》,以強烈的革命精神,鮮明的時代色彩,浪漫主義的藝朮風格, 豪放的自由詩,開創了“一代詩風。同年夏,與成仿吾、郁達夫等發起組織創造社。


 1923年大學畢業后棄醫回國到上海,編輯《創 造周報》等刊物。1924年,通過翻譯河上肇的《社會組織與社會革命》一書,較系統地了解了馬克思主義。1926年任廣東大學(后 改名中山大學)文科學長。7月隨軍參加北伐戰爭,此后又參加了南昌起義,1929年初參與倡導無產階級革命文學運動,其間寫有 《漂流三部曲》等小說和《小品六章》等散文,作品中充滿主觀抒情的個性色彩。還出版有詩集《星空》、《瓶》、《前茅》、 《恢復》,并寫有歷史劇、歷史小說、文學論文等作品。


 1928年起,郭沫若流亡日本達10年,其間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研究中國 古代歷史和古文字學,著有《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著作,成績卓著,開辟了史學研究的新天地。 抗日戰爭爆發后,郭沫若別婦拋雛,只身潛回祖國,籌辦《救亡日報》,出任國民政府軍委政治部第三廳廳長和文化工作委員 會主任,負責有關抗戰文化宣傳工作。其間寫了《棠棣之花》、《屈原》等6部充分顯示浪漫主義特色的歷史劇,這是他創作的又 一重大成就。這些劇作借古喻今,緊密配合了現實的斗爭。


 1944年,寫了《甲申三百年祭》,總結了李自成農民起義的歷史經驗和 教訓。抗戰勝利后,在生命不斷受到威脅的情況下,堅持反對獨裁和內戰。爭取民主和自由的斗爭。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 立后,郭沫若曾任政務院副總理、中國科學院院長、中國科技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主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 長等職,以主要精力從事政治社會活動和文化的組織領導工作以及世界和平、對外友好與交流等事業。同時,繼續進行文藝創作, 著有歷史劇《蔡文姬》、《武則天》,詩集《新華頌》、《百花齊》


杜甫˙宿府:


清秋幕府井梧寒,獨宿江城蠟炬殘。永夜角聲悲自語,中天月色好誰看。


風塵荏苒音書斷,關塞蕭條行路難。已忍伶俜十年事 ,強移棲息一枝安。



內書法尺寸約31.8*129公分

含外框尺寸約40.7*171公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am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