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高雄科技大學金門分部,到籌設國立金門技術學院,金門土生土長的 李金振 博士,肩負創立千年來金門地區第一所大學學府,這個美夢終於即將實現,教育部上周二審查通過,金技學院基於政策導向,明年將升格為國立金門大學。

 

 難掩喜悅之情的李金振校長說,台灣一般的技術學院升格,都是升格為科技大學,只有少數除外,像國立宜蘭大學的前身是宜蘭技術學院,也因為有特例存在,所以金技學院在爭取升格時,首要考慮的是改制為普通大學,而非科技大學。

 

 在成功大學服務十六年的李金振,民國八十六年突然接到當時的教育部長吳京派其主任秘書陳金雄南下,徵詢其借調回金門服務的意願,同時,當時的技職司長吳清基也告訴他,政府將在金門設置高等學府的構想,先設分部,再獨立設校。

 

 這個突如其來的消息,讓李金振內心掙扎不已,原來他多年來還是心掛桑梓,有機會回家鄉服務當然求之不得,但當時兒子在美國求學,如果他接受借調回金門,就剩妻子一人在台南,一家三口就得分隔三地。

 

 尤其是妻子身體不好,更讓他在抉擇時痛苦不已,好在最後妻子體諒他思鄉孝親殷切,同意讓他向成大請辭,就這樣他回到家鄉籌設高雄科學技術學院金門分部,四年後(2000年)並完成中長期發展計劃書,向教育部提出獨立設校之申請,2003年八月奉准獨立設校,成為金門有史以來第一所大學。

 

 不過,這十年來,李金振說,為了兼顧學校及家庭,在這三千多個日子裡,他往返台金逾一千餘趟,每趟逾 三百公里 ,合計飛了超過 三十萬公里 ,相當於繞著地球七圈半。

 

 談起李金振的求學過程,可以說一把辛酸淚,出生在古寧頭的他,小學一年級整整唸了三年,還沒升到二年級,就遭遇八二三砲戰,爾後輾轉就讀金城國小及北山國小,小學畢業時已經十六歲。由於家境清貧,小五時曾挑地瓜從古寧頭到金城去擺地攤,初中因繳不起伙食費被學校趕出餐廳,這些人生淬鍊都讓他留下深刻記憶,發誓一定要出人頭地。

 

 俗話說:「大隻雞慢啼」,爾後他加倍苦讀,先畢業於師大公訓系,並利用十年時間,從助教、講師一路升等到副教授,八十二年再升等為教授,八十五年報考博士班,因此取得博士學位時,他已經五十二歲高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am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